相传很久以前,卢氏县文峪乡假沙爬村一农民在河沙里淘到了金子,村里一大户眼红,告至县衙。县官受贿后审案,问:“你从哪里弄到的金子?”答:“我在河沙里淘的。”县官大声斥责:“胡说,这河里的沙子都是假的!”于是,这个村子就有了“假沙爬”村名。假沙爬村里的村民勤劳淳朴,但因地处大山深处,过去交通不便,信息闭塞,一直不能摆脱贫困。前几年,该村已有99户余口人,搬迁到了县城边建起的移民安置小区。
初秋,山风吹在身上已感到阵阵清凉,记者沿着盘山道走进了假沙爬村。该村有6个村民,散落在一条山沟里,这里6.75公路长的村组道路有3.9公里没有硬化,有的地方会车困难。
村里土房子很多,民风淳朴。70岁的村民马万仓的老伴患了脑溢血,他不离不弃精心照料。老伴去世后,他给老伴的照片挂上黑纱,摆放在堂屋中间,一直厮守了5年多。
秋收开始了,很多在外打工的人们回家了。他们收豆子,晒豆子,忙完秋收再出去。村民范万仓一家5口人,他们一家在县城边的安置小区分了一套多平方米的新房子。他和儿子在城里打工,秋收返回家中收晒种的7亩庄稼。
假沙爬的村部在一所废弃的学校里。精准扶贫开始后,驻村工作队帮助建起了一座办公楼,包村干部每天都坚守在村里,一天三顿饭都是自己动手做。驻村干部从产业扶贫入手,去年扶持村民发展苍术90多亩,核桃多亩;今年又为44户贫困户免费提供中药材种子,帮助他们新发展中药材多亩。目前,这里的文化中心和光伏发电项目正在施工中。
走出山村天地宽,很多山民靠在外打工脱了贫。女青年陈艳真从年开始在郑州打工,结识了武陟县乔庙乡黄村的一名小伙子,收获了爱情。秋收时,她带着一岁多的小女儿回村看父母,脸上挂满了笑容。
卢氏县城边盖起了很多新楼房,这里安置的都是从深山搬迁出来的山民。假沙爬村的人都集中住在一个小区里,这里现在有5栋楼房,还有两栋正在建设。马占军当了20年村党支部书记,如今是新村、老村两头跑,什么事情都要操心。记者见到他时,他正在老村忙着收秋。
返村收秋的马留群老人。
路边几口大缸,里边装的是村民刚打出的土豆粉。
下田归来的村民。
这位村民在城里居住,带着孩子回山村避几天暑。
老村通有公共汽车
村民洗衣用自来水。
村里的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动工。
村民在安置小区里生活很幸福,村民打工方便,孩子就近上学。融入城市生活的人们生活习惯也慢慢得到了改变,衣着打扮也“洋”起来了。傍晚,放学回家的孩子们在健身器材上荡秋千,朗朗笑声传的很远很远……(摄于年8月,王天定文/图)
“摄影新视野”从年初就开始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rc/841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