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以食为天,中医学历来强调“药补不如食补”,并认为“是药三分毒”,因此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重视饮食保健,认为这是防病治病、健体延年的基础。
药补不如食补
由于食物有良好的营养、食疗效果及性、味、归经之分,所以,古代医家经常把食物的功用与药物等同。
例如,牛肉作为食品能补脾胃、益气血,古代医家就把牛肉的功效与中药黄芪划上等号。《韩氏医通》称:“黄牛肉补气,与绵黄芪同功。”羊肉甘温,益气补虚,名医李东垣认为:“补可去弱,人参、羊肉之属是也。”将羊肉之功与人参并列《五杂俎》云:“海参性温补;足敌人参;故曰海参。”民间俗称鹌鹑为“动物人参”,并将乌骨鸡的功效比作党参。
采用日常食物养生身体强健,延年益寿保健,既避免了药物的偏性,又使食补的含义有两个方面:一是补养虚衰之体,二是补充人体缺乏的某些营养成分达到祛病延年、益寿养生的目的。作为食补、食疗的饭菜、果品、肉食等,不但含有大量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等成分,食用后可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要求,还含有能够直接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,提高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,增强体质,延缓衰老,所以是“固本之道”。食补作用和缓,既可保护胃气,一般又没有副作用,不需要懂得太多的医学知识,容易掌握。
另外,服食方法多样,炖、煮蒸、煲,任凭自己的口味。在进行滋补调养的同时,还可以享受美味佳肴。因而食补深受人们的喜爱,“药补不如食补”的名言也被历代传诵。
入秋后“清补”,饮食宜“少辛增酸”,建议吃“菜2果”,身体棒
提起入秋后的饮食习俗,老传统里讲究“少辛增酸”,即少吃辣味食物,多吃一些酸味食物。
这是因为秋季气候干燥,会带来很明显的秋燥反应,通过少吃辣、多吃酸,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因为气候变化带来的不适。
入秋后“清补”,饮食宜“少辛增酸”,建议吃“菜2果”,身体棒,为秋冬打基础。
1、醋溜白菜
蔬菜界里,自带酸味的蔬菜不多,我们可以在烹调的时候,适量加点醋,可以赋予菜肴酸味,清爽开胃又解腻。醋溜的做法,只需要加点醋,就能让一道单调的菜变得口感丰富起来。
食材准备:白菜1棵、大蒜瓣、干辣椒2个、生抽1勺、陈醋1勺、食盐适量、鸡精半勺、水淀粉2勺
1、白菜掰开,洗净后切成小块;大蒜切末,干辣椒切段备用;
2、热锅加油,放入蒜末和干辣椒炒香,再倒入白菜,大火将白菜快速炒软,往锅中加1勺生抽、1勺陈醋、适量食盐、半勺鸡精、2勺水淀粉,炒匀后即可出锅。
2、酸辣土豆丝
土豆,可以说是物美价廉的一样蔬菜,既可以自成一菜,也可以当作主食食用。在土豆丝众多吃法里,非常推荐大家试一试酸辣土豆丝。这里面放的辣椒是干辣椒和辣味较轻的青椒,基本没啥辣味,只是起到点缀的作用。
食材准备:土豆1个、干辣椒2个、青椒1根、大蒜瓣、生抽1勺、米醋1勺、食盐适量
1、土豆削皮洗净,刨成细丝状,放入清水中浸泡0分钟,泡出多余的淀粉,冲洗干净后沥干水分;干辣椒切段,青椒切丝,大蒜切末;
2、热锅加油,先放入干辣椒和蒜末炒香,再倒入土豆丝,不断翻炒至略微变成透明状后,倒入青椒丝,往锅中加1勺生抽、1勺香醋、适量食盐,再翻炒1分钟,即可出锅。
、西红柿酸汤鱼片
西红柿本身口感酸甜多汁,再配上鱼片和调料醋,出锅后鱼肉软嫩香滑,喝一口汤酸中带甜,既能补充营养,还能补足因为气候干燥流失掉的一部分水分。
食材准备:西红柿1个、鱼片克(龙利鱼、巴沙鱼、黑鱼均可)、香菜1根、料酒1勺、生抽1勺、黑胡椒粉适量、生粉1勺、食盐适量
1、建议用现成的鱼片,或是买鱼的时候,让鱼贩子帮忙处理成鱼片,往鱼片里加1勺料酒、1勺生抽、少许黑胡椒粉、1勺生粉,抓匀腌制0分钟;西红柿洗净,切成滚刀块;
2、热锅加油,先倒入西红柿,大火炒至软烂出汁后,往锅中加适量热水,待水再次烧开后,倒入鱼片煮5分钟,出锅前加适量食盐调味,再放上香菜做点缀。有条件的话,还可以放一些自己喜欢吃的配菜,如金针菇、青菜等等。
1、山楂
入秋后,贴秋膘就成为了大家重点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ys/7957.html